亟待突破的盈利困局
看似热闹的生鲜电商市场,十个有九个不盈利。对于以赚钱为基本目标的企业来说,长此以往,不盈利何以生存?
盈利危机
根据2017年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公布的一组数据显示,国内4000多家生鲜电商中,有88%亏损和7%巨额亏损,盈利者只有1%左右。而在一份名为《2018中国社区生鲜报告》调查显示,调研企业中只有24%的企业在2018年勉强实现盈亏平衡。
“生鲜这个行业就是赔本赚吆喝”。储开成之前在北京一家生鲜电商工作,后来公司倒闭,他也就离开了生鲜电商行业。储开成向《中国储运》记者表达了对于生鲜电商市场的看法:“盒马鲜生据说已经开到150家了,每日优鲜的前置仓已经有3000多了,7FRESH要在5年全国开1000家店。这些数据都很漂亮,但是也掩盖不了不盈利的事实,可以说危机重重。”显然,储开成并不看好生鲜电商的发展,在他看来,现在的这些生鲜巨头看似都底气十足,实际上是处在盲目扩张的状态。
储开成对生鲜电商市场的看法也不无道理,2018年至2019年可以说生鲜电商市场进入了关门潮,许鲜、青年菜君、莆田网等众多之前知名的生鲜电商相继倒闭。一位不愿具名的行业人士向《中国储运》记者透露,盒马鲜生已经调整了战略,踩了急刹车。京东7FRESH业务内部已经不再提1000家的市场目标。就连美团也宣布关闭调整旗下5家小象生鲜,仅保留北京的两家门店。“很明显,现在的运营模式有很多问题,他们要对此做出新的调整”。
毛利15%分界线
上海智赢咨询创始人刘向军认为,生鲜零售+餐饮+到家服务这种品类融合的经营模式总体是成立的,但线上线下的订单可能存在排异,要做好并不容易。以盒马为例,线上订单占比超过50%,营业半年以上的成熟店铺更是达到70%。但盈利的理想状态应该是:高频的线上交易,对应同样高频的门店运营。
“虽然盒马有部分成熟门店已经盈利并且碾压了传统超市,但是要实现规模化盈利,其模式的复制性有多高依旧存疑。”刘向军以盒马鲜生为例,盒马鲜生的门店要求是周边3公里内必须要有一个收入水平不错的高密度人群。盒马要复制落地十分考验选址能力,从时间成本和资金成本上考虑都会制约其发展。
源本生鲜CEO徐晓晨在接受采访时表示,“生鲜这个战场看起来非常大,但是存活率太低,无论通过什么方式只要能产生正向现金流、持续的发展规模,我认为就是优秀的。”电商行业观察人士李成东说,“生鲜本身的利润空间就不高,难有30%,在毛利率和客单价都相对稳定的前提下,提高订单密度才可能实现盈利。”当前,每日优鲜做到15%毛利就可以活下去,在北京等一线城市已实现盈利。北京现在有18%毛利,履约成本做到12元一单,盈利在2%左右。每日优鲜已经覆盖到全国20个城市,包括北上广深,二线,共1.5亿人口,北京、上海营业额已达到3亿/月,全国整体营收10亿/月。可以说在生鲜电商市场,每日优鲜模式还不错。
无论领跑者还是跟跑者,仍有很多痛点待解决。观察人士认为,供应链太长,要解决的问题主要是如何快速建立规模,解决上游货源整合问题,规模、复购率、客单价都是核心指标和难点。
转战线下
现实的情况,企业比我们这些看客更知其中的利害。可以看到,生鲜电商无论采取B2C、C2C还是O2O,都有是开展了线下攻势。
“其实主要原因就是配送”刘向军向《中国储运》记者表示,生鲜配送追求的是“快”,而对生鲜电商来说,从供应基地建设、物流中心规划、售后服务支撑……生鲜配送是一个完整的系统,每一个环节的运营都要确保万无一失,一旦供应链、资金链等环节出问题,企业就可能陷入困境。转到以线下发展为主之后,大量订单分流到在线下门店或仓库配送。如每日优鲜通过全国3000个仓库来解决配送环节的问题;京东生鲜上千家门店、几百家盒马门店,这远比线上发展要方便得多。此外,即便是之前的线上模式,最终仍要从线下配送。说白了,此前的生鲜电商主要是打着个“互联网”的噱头罢了。
“电商们很清楚,线下的市场非常大,面对现实,只做线上这件事情实在不是一件应该执着的事情。”刘向军如是说道。
而对于生鲜电商来说,高昂的冷链物流环节依然是掣肘生鲜电商盈利的重要原因。“冷链物流比一般常温物流系统的要求更高、更复杂,建设投资也大,让很多电商望而却步。冷链物流、锁鲜包装、仓储保鲜、冷链配送等,都需要大量资金投入。此外,网售商品需要标准化,而蔬菜、水果不仅在运输的途中会发蔫变黄,不同季节的蔬菜、水果质量相差不少,还要面对配送延迟、新鲜度下降的风险,标准化运营难度更大。再加上保质期短导致客单价很低,这也不难理解为生鲜电商遭遇关门潮了!”储开成如是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