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子商务
    主页 > 期刊导读 >

电子商务平台下农产品物流运作模式研究

伴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经济全球化的世界形势,现代物流这一方式极大地创造了社会利润,提高了劳动生产率,电子商务作为一种重要的技术发展迅猛,为农产品的物流运作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不过,怎样运用好电子商务平台并有效运作成为了现在亟需研究的问题。

1 我国农产品物流运作的现状分析

1.1 “小”、“少”、“弱”、“散”的物流企业

在我国过去多年计划经济体制影响下,物流企业的集约化经营难以发挥实际作用,设施的利用率不高,存在严重的重复建设问题。因为利益冲突问题导致很多物资调剂不到位,在物流领域中停滞了很多物资,存在严重的库存问题。就现阶段而言,在我国的物流企业中,通过综合网络、功能、管理、服务、业绩等方面综合评估发现,具有超强竞争力的物流企业是少之又少,而问题中的“少”指的是缺乏高素质人才和市场份额,而“弱”指的是能力较弱,“散”则是指缺乏规范的经营秩序和资源结构,“小”则是指整体的规模不大。

1.2 物流信息化程度不高

据世界银行统计,每万人联网主机,世界平均水平为3.1台,中低收入国家为2.4台,而我国仅为0.16台。据调查显示,我国建有局域网的企业,制造业为44.7%,批发业为31.3%,零售业为67.2%,而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企业的局域网主要应用于管理方面和打印文件方面。通过上面的数据可以得知,整个物流行业的信息化程度不高,行业发展缺乏良好的基础。

1.3 缺乏专业的物流技术人才

现阶段的国内物流企业运行的技术含量和发达国家相比依然存在差距,缺乏物流科技人才。国内的物流行业发展时间不长,而且缺乏坚实的基础,整体上的物流教育并不先进,教学和科研都刚刚起步导致了培养出来的人才不能满足市场发展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2 构建电子商务下农产品物流运作模式分析

2.1 物流中心(批发市场)主导运作

通常情况下,以物流中心(批发市场)主导的一体化农产品供应链系统主要是通过商业流通企业进行的,物流中心可以是对原来批发市场的改造,在先进电子技术的作用下进行农产品交易,不断完善物流体系,让物流中心成为联合了生产、加工、零售的重要环节。除此之外,还要做好一些大型超市的配送中心上游延伸工作,做好生鲜农产品的高效加工配送。现阶段来看,很多连锁企业已经具备自身的生鲜配送模式。这两种物流中心都是从供应链上游(批发市场)向下整合和从供应链下游(连锁超市)向上整合形成的,其中供应链上游可以为农产品的跨地区配送提高效率,供应链下游则可以很好的满足消费者实际需要[1]。

2.2 以加工企业为核心整合运作

因为各个农户分散生产,缺乏组织化水平,在整个农产品供应链中处于劣势地位。在电子商务平台下,农产品物流运作要建立以加工企业为中心的一体化供应链系统。对于加工企业而言,其具备一定的市场力量,在资金方面和生产方面可以为农户生产提供帮助,相应的,企业的加工原料来源得到保障。在农户的组织化生产模式下能够更好的生产,降低生产的成本。通过供应链的整合,可以整合企业的信息,带动上下游环节不断协调,构成供应链管理的平台。整个供应链管理平台包含了电子信息系统、网络等硬件,还有各个企业之间的利益联合机制和绩效评估机制等等。

加工企业的质量和效率是影响这一模式成效的关键。在整个供应链过程中,加工企业承担了主要的任务,很有可能增加加工企业的管理成本和风险,一旦管理不妥当就会导致问题出现。所以,在供应链整合过程中要引入先进的技术和思想,严格按照供应链管理理论重组业务,提高管理质量和效率。

2.3 第三方物流为核心外包运作

第三方的物流配送包含了农户、农产品基地和供销社将需要配送的农副产品托付于相关的第三方物流公司实现运输的一种模式。和其他的配送模式相比,第三方物流配送能够运用好新兴技术,降低管理成本和配送的损耗,通过专业的物流配送为多样化的客户提供服务,满足顾客们的多样化需求,在第三方物流配送中心作用下,借助专业的库存管理、科学的配送优化、流通加工,为顾客带来更多的附加价值,提升顾客们的满意度。

不过,第三方物流核心外包运作模式也存在一些不足,例如农户和市场的信息沟通不顺畅,一旦信息在第三方物流企业与农户的传递过程中失真,农户们就很难及时做好生产调整,适应市场发展的需要。另外,如果第三方基于合同的比较长期的合作关系,企业自身的经营和管理存在漏洞,那么要解除合同关系又会带来大量的成本[2]。